2025年8月,西安旅游协会研游学分会开启“走进大东北,考察研游学”主题考察之旅。分会会长、陕西盛安国旅总经理张发绩率队赴辽宁,以“红色铸魂、工业赋能、海洋扬帆”为核心主线,深度挖掘东北优质研学资源,推动西北与东北文旅研学领域协作创新,为两地研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红色研学:延安精神与抗美援朝精神共鸣
![]() 考察团队首站抵达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上留存的斑驳弹痕,与西安延安革命圣地的窑洞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在纪念馆现场教学环节,张发绩结合两地红色资源指出:“延安是点燃民族精神的火种之地,丹东是矗立保家卫国的英雄丰碑,二者同为青少年爱国教育的重要坐标,能让红色基因在跨区域联动中更鲜活地传承。”
期间,学员们通过馆内实物史料、场景复原等展陈,沉浸式感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激昂出征场景,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牺牲精神与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让红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工业研学:钢铁意志与硬科技基因碰撞
走进鞍钢轧钢车间,轰鸣的机械运转声与西安“硬科技”发展基因产生奇妙共鸣。在鞍钢专题座谈会上,张发绩围绕工业研学创新提出构想:“鞍钢传承的‘钉子精神’,与陕西始终坚守的‘艰苦奋斗’精神一脉相承。未来可联合开发‘秦汉青铜铸造与现代钢铁工艺’对比课程,让千年古代工业文明与现代钢铁技术对话,拓宽学员工业认知维度。”
![]() 考察中,学员们还体验了鞍钢VR研学项目,通过技术“穿越”回1950年代钢铁会战现场,直观触摸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坚实脊梁,感受工业建设者们的奋斗激情。
海洋研学:陆海丝路思维构建知识矩阵
东北财经大学成为此次海洋研学的重要枢纽。学员们在校园《乙巳夏归母校即兴》诗墙前诵读感悟,同时结合辽东湾渔业生态开展实地调研。张发绩结合西安研学特色提出联动建议:“西安拥有丰富的丝绸之路商贸研学资源,可与大连海洋经济研学课程深度联动,构建‘陆海丝路’知识矩阵,让学员同时具备内陆商贸与海洋经济双重视野。”
此次考察中,鞍山市文旅局也明确表示,将整合丹东红色资源、大连海洋资源与鞍钢工业资源,打造“钢铁-海洋”全链条研学闭环,进一步丰富东北研学产品体系。
此次跨区域考察,开创了东北与西北研游学资源互补的全新范式——延安红色信仰与抗美援朝精神相互滋养,陕西硬科技实力与鞍钢智慧工业深度融合,内陆商贸思维与海洋经济视野碰撞出新思路。
据了解,西安旅游协会研游学分会计划年内输送千名学员赴东北开展研学活动;鞍山市也在筹备推出“钢铁AR明信片”等特色文创产品,助力两地研学品牌传播。未来,东北与西北将持续深化研学协作,实现“从太行山脉到千山海域”的南北研学生态共荣,为全国研学产业跨区域发展提供“东西联动”新样本。
|